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茶

lipingcha2年前茶叶知识1.45 K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由毛泽东主席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lpc17.jpg


一、自然生态环境和[文]人文历史因素


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章]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来]度的斜坡地带,山川[自]秀美、气候优越、生[黎]态良好、水土肥沃,[平]平均海拨997米,[茶]年平均气温16.2[叶]℃,年降雨量140[网]0毫米,森林覆盖率[文]达53.76%,属[章]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来]风气候区,“低纬度[自]、高海拔、寡日照、[黎]多云雾、无污染”兼[平]备,特殊的地理环境[茶],造就多种气候交汇[叶]现象,优良的生态环[网]境特别适宜优质茶叶[文]生产。俗话说“高山[章]云雾出好茶”,境内[来]生产的茶叶集山水之[自]灵气,采日月之精华[黎],茶氨酸、茶多酚、[平]蛋白质等水浸出物平[茶]均含量均高于国家绿[叶]茶标准。


二、地域范围


都匀毛尖茶地域保护[网]范围为:贵州省黔南[文]州都匀市、贵定县、[章]瓮安县、平塘县、惠[来]水县、独山县、福泉[自]市、荔波县、罗甸县[黎]、长顺县、龙里县、[平]三都县等12个县([茶]市)。地理坐标为东[叶]经106°12′~[网]108°18′,北[文]纬25°04′~2[章]7°29′之间。保[来]护总面积26197[自]平方公里。种植面积[黎]200万亩,年产量[平]10万吨。


三、产品品质特性特[茶]

1、外在感观特征:[叶]外形匀整、白毫显露[网]、条索紧细卷曲、色[文]泽绿中带黄、香气清[章]嫩、滋味鲜浓、回味[来]甘甜、汤色清澈、叶[自]底明亮、芽头肥壮,[黎]素以“三绿透三黄”[平]的品质特征著称于世[茶],即干茶色泽绿中带[叶]黄,汤色绿中透黄,[网]叶底绿中显黄。


2、内在品质指标:[文]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章]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来],都匀毛尖茶营养丰[自]富,其中茶多酚15[黎]-22%,咖啡碱3[平].8-5.0%,茶[茶]氨酸0.9-1.5[叶](g/100g),[网]谷氨酸0.2-0.[文]3(g/100g)[章],酪氨酸0.05-[来]0.1(g/100[自]g),精氨酸0.0[黎]08-0.02(g[平]/100g)、亮氨[茶]酸0.03-0.0[叶]5(g/100g)[网]等。都匀毛尖茶生产[文]严格按照《贵州省地[章]方标准-都匀毛尖茶[来]》(DB52/T4[自]33—2015)标[黎]准规定组织生产,各[平]项质量技术指标符合[茶]规范要求。


lpc16.jpg

四、特定生产方式


都匀毛尖茶栽种区域[叶]通常选择生态条件良[网]好,远离污染源,坡[文]度25度左右的山坡[章]或丘陵地带,土壤为[来]酸性(以PH值4.[自]0—5.0最佳),[黎]土层深厚,最好是1[平]m左右,一般要求0[茶].5m以下且无硬石[叶],土地尽量集中连片[网],海拔高度在800[文]—1200m为宜。[章]主栽品种为福鼎大白[来]中小叶种、贵定鸟王[自]种、都匀毛尖群体种[黎],栽苗以秋末冬初和[平]早春2-3月为宜,[茶]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栽[叶]方式种植,坡地茶园[网]等高种种植,种植前[文]施足有机肥,深度为[章]30cm—40cm[来],亩栽5000株左[自]右。当苗长到20-[黎]30cm高时,在1[平]1月底或次年2-3[茶]月进行修剪,距地面[叶]15-20cm处剪[网]去主枝,第二次修剪[文]距上次修剪部位高1[章]5-20cm,以此[来]类推,连续3年定剪[自]。采摘分为手工采摘[黎]和机械采摘。手工采[平]摘是手提采摘法,禁[茶]止掐采和带老叶杂物[叶]采摘。机械采摘适宜[网]发芽整齐、生长势强[文]、采摘面平整的茶园[章]。采摘要求:“五不[来]采”,不采紫色、单[自]片、雨水叶、病害、[黎]虫害的芽叶;不夹带[平]茶蒂、茶梗、茶籽、[茶]鱼叶和老叶。都匀毛[叶]尖茶茶青等级分类为[网]四个级别:


1、珍品:单芽到一[文]芽一叶初展;


2、特级:一芽一叶[章]


3、一级:一芽二叶[来]


4、二级:一芽二叶[自]50%以上,幼嫩的[黎]一芽三叶及其同等嫩[平]度对夹叶和单片叶在[茶]50%以内。都匀毛[叶]尖茶的加工工艺分为[网]手工加工工艺和机械[文]加工工艺两种。手工[章]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来]→茶青分级→摊青→[自]杀青→揉捻→做形→[黎]提毫→烘焙足干→出[平]锅→审评归类→拼样[茶]官堆装箱→入库贮存[叶]。机械加工工艺:鲜[网]叶→茶青分级→摊青[文]→杀青→冷却摊凉→[章]揉捻→初烘→做形提[来]毫→ 烘焙足干→拼样官堆[自]装箱→入库贮存。

lpc15.jpg

五、包装标识相关规[黎]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平]都匀毛尖茶的经营者[茶],在产品或包装上使[叶]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网]须向黔南州茶叶产业[文]化发展管理办公室提[章]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来]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自]志,统一采用都匀毛[黎]尖茶产品名称和农产[平]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茶]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叶]法。

 

相关文章

黎平电商产业带动就业,促进黎平茶叶在线销售

黎平电商产业带动就业,促进黎平茶叶在线销售

黎平县不断探索电商发展新思路,建立“人才引领+产业带动”电商助农机制,壮大电商“致富带头人”队伍,并推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县拥有3174家第三方网店,建成20...

2022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达到700余万亩,黎平县茶叶种植面积26.81万亩

2022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达到700余万亩,黎平县茶叶种植面积26.81万亩

截至2022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达到700余万亩,位居全国各产茶省份第二位;茶叶产量45.4万吨,居全国第五位;茶叶出口量0.49万吨,均价17.23美元/千克,贵州茶出口单价在各省中排名第一。贵州是中...

中国生态产茶县——贵州黎平

中国生态产茶县——贵州黎平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湘、黔、桂三省 (区) 交界处。县域面积444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 403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其中侗族人口占71%。黎平侗族文化、生态文化、...

2022年黎平县茶产业突破14亿元

2022年黎平县茶产业突破14亿元

2022年,贵州省黎平县茶叶种植面积26.81万亩,同比增长1.5%,完成州级目标任务的102.5%,投产茶园面积23.36万亩,同比增长2.45%,完成目标任务的100.6%,干茶产量14832.1...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