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十大特色美食,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黎平十大特色美食
黎平县是侗族经济、文化中心,侗族人口聚居最为密集,这里的侗族美食文化世代相传,特产众多,美食独具特色。常见的美食有侗家腌鱼、腌肉、油茶、乌米饭、腊肉、侗果、血红、三月粑、血灌肠、酸菜等。来到黎平侗乡,这十大特色美食一定不要错过。
1、侗家油茶
侗族油茶是侗族地区的“美食名片”,是极具侗族特色的风味食品,是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不分早晚,随时都可以制作,堪称侗家人的第二主食,更是侗族的重要礼俗,由此产生的侗族油茶制作技艺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智慧的产物,是侗族极具特色的美食之一。
2、侗家腌鱼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1%,在这里的侗族人家几乎家家都有腌制和储藏腌鱼的习惯。侗家腌鱼历史悠久,制作方法独特,堪称一绝。早在清代,侗族人民就开始在自家田间零星养鱼,由于产量较低,就制作成腌鱼储藏食用,因此侗族人形成了用鲤鱼制作腌鱼的习惯。黎平县是侗族人口第一大县,这里的侗家人对腌鱼甚是喜爱,常以腌鱼招待贵客,腌鱼也成为当地特色美食代表。味美可口、知名度高的有佳所腌鱼、胜利侗寨腌鱼。
3、侗家腌肉
侗家人制作腌肉从明代便开始流传,相传侗族人的祖先原以狩猎为主,但要讲运气,于是村民想了一个办法,将吃不完的猎物切成小块,将米饭和辣椒装入木桶,用树叶等物盖上,再用石块紧压,便又狩猎去了。约一个多月时间返回,将存放在木桶的食物取出,那兽肉不但不腐烂,味道还鲜美可口。从此,大家效仿,并不断改进腌制方法,世代相传。于是,制作腌肉也就成为侗族人的绝活,腌肉也就成为侗民招待亲朋好友的美食品。
4、凉粉
凉粉是黎平地区特色美食,冰冰甜甜,丝滑爽口,是夏天必备的美食。与凉粉相伴食用的还有葵花粉,冰稀饭,这些都是地道的黎平美食,每到夏秋季,无论是在黎平县城,还是在乡镇的街边,都会看到售卖凉粉的摊子,感觉闷热或口渴时,可以上前慢慢享用。
5、血灌肠
血灌肠,是贵州黎平地区风味小吃,它是以猪血、猪肠、糯米为主要原料所制成。每逢春节,侗家人杀年猪时,把糯米和猪血放入猪肠内,再放至锅中蒸煮,出锅后切段或切片食用,这种美食香香糯糯,美味可口。
6、腊肉
黎平侗家腊肉,采用自家喂养的土猪肉,以瘦肉和五花肉为主,采用米糠烟熏和烘干的方法,使腊肉香味十足。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是大众十分喜爱的美食。
7、牛瘪
牛瘪,又被称为“百草汤”,是黔东南地区独特的一种食品,深受侗族苗族人民喜爱,被黔东南少数民族视为待客上品。“牛瘪”的制作工序非常复杂,人们将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青草牛食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过滤,盛出牛瘪汤汁用来做火锅汤料,牛瘪可以用来做火锅,也可以在炒牛肉时加入调味,做好后,牛瘪汤菜都非常美味可口。
8、三月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侗族同胞会从山上采来黄草、甜藤,将糯米磨成粉,用它们制作“三月粑”。“三月粑”也叫甜藤粑,味道香甜,非常可口。三月粑营养丰富,有补体健身的功效,且柔韧、香甜、耐放、不易变质的特点。三月粑有两种,一种是下锅用油煎成圆饼,另一种是用粽叶或树叶包扎捆绑,放进蒸笼里蒸熟,两种工艺不同,口感也不一样,各具特色,特别好吃。
9、乌米饭
农历四月初八是侗族吃“乌米饭”节,也叫“黑米饭”,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侗族同胞都要上山去采摘做“乌米饭”用的树叶,将树叶捣烂,揉出的浆汁,放入糯米浸泡八小时,再放入蒸笼蒸熟。乌米饭最主要的成分是用乌饭叶染成黑色的糯米饭,这种乌米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是一种滋补类食物。
10、血红
侗族“红肉”又叫“血红”,因其制作繁琐,对食材要求很高,所以这道菜在贵州黔东南的侗族人民心目中是一道级别非常高的佳肴美味,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款待最最重要的宾客才会制作。要想制作一道地道的红肉必须要用现杀的本地黑猪肉,本地产的朝天辣、干花椒、捶油子(吴茱萸)、折耳根(鱼腥草)、猪槽血,“红肉”不但美味而且还有很强的保健作用。
更多特色美食,欢迎扫描下方二维一,关注“黎平人”微信公众号,或在各短视频平台搜索“侗享特产”即可关注。
购买黎平特产美食,可添加”侗享特产“QQ号和微信号:332108333
转发到朋友圈,艾特你的好友一起来品尝黎平美味!